将来国破家亡的时候,李家还能有一些人心积存。
杜相公认真想了想,然后对李云低头道:“臣回去之后,也给洛阳杜氏,留下一些族规。”
皇帝闻言,哑然一笑:“怎么?跟杜和分家了?”
“差不多罢。”
杜相公无奈道:“陛下不许我埋回关中,往后我这一支,大概要从京兆杜氏之中分割出去了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京兆杜氏,以后大概会像范阳卢,荥阳郑,太原王这些家族一样,慢慢无声无息。”
皇帝低头喝茶,继续说道:“往后,会有另外一批家族兴起,这其中有士族,也有富商巨贾。”
他看着杜谦,轻声笑道:“再过一二百年,这世道应该就是这些士族,和这些巨商你争我斗了。”
“到时候,皇帝都未必会有他们风光,想必一定很精彩。”
“只可惜,你我大概是看不见了。”
杜相公思考了一番,才看向李云,开口说道:“陛下似乎很想看到,世间出现巨商巨贾…”
“不。”
皇帝摇头道:“我只是往下推演,看到了他们,我并不期待这些人的出现,不过…”
李云看向杜谦,笑着说道:“我期待真正推翻他们的人,出现在这世间上。”
…………
皇帝责罚秦王府,但是并没有离开秦王府。
之后的几天时间里,他都住在秦王府里。
一方面老子探亲住儿子家里天经地义,还能跟孙儿孙女亲近亲近。
另一方面则是因为,长安虽然也有皇城皇宫,但是十几二十年没有人居住了,这会儿虽然有人维护,但是皇帝要住进去,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再折腾一通。
李云没有带什么家里人到长安来,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必要,这般消耗人力物力了。
在秦王府住了三天之后,原本跟着贺将军在西北镇抚朔方的肃王李统,也匆匆赶到了长安。
他是在皇帝陛下进入关中之后,才收到的消息,再加上西北距离长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,紧赶慢赶,他才终于赶到了长安。
一路到了秦王府之后,这位肃王殿下跪在皇帝陛下面前,叩首行礼:“儿臣叩见父皇。”
皇帝抬了抬手,然后打量了一眼起身的肃王,先是一怔,然后感慨道:“四郎黑了许多。”
肃王本来是个白皙英俊的模样,在诸皇子之中,模样最是英俊秀气,此时与从前相比,已经全然是换了个人。
他脸色变成了古铜色,脸上也多了些英气。
听皇帝这么说,他连忙低头道:“天天在外面奔走,难免的,不过儿臣这段时间,已经学了很多了。”
他沉声道:“往后,一定能让西北安定!”
皇帝看着他,笑了笑:“不错,不错。”
“你就待在长安罢,过段时间,跟为父一起回洛阳,等你在洛阳完婚之后,肃州的肃王府差不多就七七八八了。”
肃王抬头看了看父亲,然后低下了头。
“孩儿遵命!”
朝廷是否依旧
皇帝与肃王聊了半个时辰,肃王才欠身行礼,告辞离开。
他刚走出门外,就被秦王一把拉住。
此时,消沉了几天的秦王,终于恢复了一些。
毕竟,老父亲给他的圈禁,并不是那种很严苛的圈禁,那种很严苛的圈禁,有些甚至是砌几面墙,把人关在里头,吃喝拉撒都在里面。
那样的圈禁,几个月半年也就死了。
他的圈禁,只是不许出秦王府,秦王府是旧周王府改建的,还扩建了一些,差不多占了半个坊,活动范围还是很大的。
这种圈禁,并不难受。
而且,废了罔替却并没有废世袭,也没有废他的爵位,他这一生只要不再犯错,就还是秦王。
只不过后代子孙会次一些。
他难过了几天之后,眼下也已经想开一些了,此时他一把拉着一家兄弟的胳膊,把他拽到一边,问道:“老四,爹都跟你说什么了?”
秦王左右看了看,低声道:“他心情好点了没有?”
肃王想了想,回答道:“看起来已经好很多了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了一眼秦王,叹了口气:“二哥,你不要着急,父皇向来很喜欢你,贵妃娘娘也很得父皇喜欢,等父皇过段时间回了洛阳,见到了贵妃娘娘,贵妃娘娘劝一劝。”
“过段时间,父皇消了气,你这世袭罔替,说不定就又回来了。”
说着,他苦笑道:“我们封王的诸兄弟里,只有二哥一个人,一就藩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爵,连五弟都没有得到这罔替二字。”